楊海(左)現在是物理老師,他的爺爺陳抱農(中)曾是化學老師,父親楊立公現為數學老師。
秋日的一個午后,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高一(1)班教室里,90后教師楊海手拿一個iPad開始了他的物理課,電子筆在小屏幕上寫寫劃劃,瞬間就投影在大屏幕上,知識點融匯在深入淺出的生動講解中,牢牢地吸引著同學們的思路一路往下走。
6年老師當下來,讓楊海覺得游刃有余,慢慢體會到對自我價值的認同,父輩們對教育事業的孜孜以求,潛移默化成為他骨子里的生命基因,辛勤付出后,讓他在三尺講臺收獲了同齡人很難體會到的一份驕傲和自信。
楊海的父親和爺爺都是教師。父親楊立公現任嘉興第五高級中學副校長。從黑板粉筆到互聯網智慧教育,從要我學到我要學,在教育崗位上耕耘了38年的他,親眼見證了改革開放給中國教育事業帶來的巨大變化。
作為一名教師,楊立公說父親對他的影響最大。楊立公讀書時,遇到父親陳抱農的學生,他們都會說父親不僅課上得好,為人處事上也是楷模。從小仰望父親的楊立公在心里默默立下志向,長大后要做像父親那樣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。
今年88歲的陳抱農之前是嘉興一中的化學老師,退休后創辦了嘉興市第一家民辦高中——嘉興市私立實驗中學,曾榮獲浙江省民辦教育終身奉獻獎。
“學好數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!”88歲的陳抱農對這句曾經紅遍全中國的教育名言印象深刻,沒想到教化學的自己培養出了教數學的兒子,現在教物理的孫子又成了嘉興教壇新秀。一家三代“數理化”園丁的故事,生動詮釋著嘉興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無窮活力。
嘉興日報記者田建明李劍銘
王振宇孟多多攝影報道